地铁列车发生故障,后车如何实施联挂救援;站台门无法联动打开关闭,站务员该如何救急……在北京地铁东坝车辆段实训基地,一条地铁线路的全流程运行场景,被一比一复刻还原。
10月31日下午,北京地铁公司在东坝车辆段举行首都“国企开放日”活动。记者从现场了解到,北京地铁自2023年起统筹谋划“1+N”实训基地战略布局,目前已构建完成1个公司级综合实训基地、8个专业级基地、130个一线实训点,覆盖全业务链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平台。
实训基地内,一套全自动运行模拟驾驶器格外引人注意,这套模拟器参照3号线、12号线列车打造,犹如把真实的地铁列车搬了进来。“通过它能够模拟设置车门、牵引、制动、辅助等车辆故障及应急联动类故障,供乘务员开展模拟驾驶实训,亲身体验并处理行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。”讲解员向记者介绍道。
截至去年年底,北京地铁在职员工已超3.3万人。作为北京地铁8个专业级实训基地之一,东坝车辆段实训基地于2024年9月底正式建成投用,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。该实训基地也是地铁公司建设的首个全自动驾驶培训基地,设置大小场景800余个,实现全自动运营模式全场景教培。
东坝训练基地分为理论教学和实操培训两大区域,理论教学区设7间教室,可同时容纳560人培训;实操培训区使用面积4000平方米,可满足184人同时培训。按专业特点设置的综控、乘务、检修、站务、设备综合巡检、通用安全等六大实训区共可设置突发情况处置点1730个。地铁员工可以在这里练习救援联挂和手摇道岔、车门检修和电气装调,还可以在一比一复原的车站综控室、票务室、信号楼等高度仿真的实训环境进行实操训练。基地启用以来,已开展单点课程培训3000余人次。
北京地铁以朱辛庄实训基地为核心,打造“1+N”实训基地体系,东坝训练基地是其中之一。针对一线员工工作点位距离主实训基地较远的情况,北京地铁公司同步完成130个实训基地建设,将培训送到基层岗位。这些基地配备车门实训教具、模拟驾驶器等设备,让员工可利用零碎时间便捷参训,切实提升实操能力。
“1+N”实训基地体系的建设及应用,将进一步提升地铁员工的应急处置、协同作业能力。后续,北京地铁公司将继续完善实训体系,培养轨道交通专业人才,为首都轨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(
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